密炼过程中产生的粉尘(如炭黑、白炭黑等原料粉尘)和烟气(主要为橡胶热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、油烟等),需通过源头控制、过程收集、末端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源头控制
原料预处理:对易产生粉尘的原料(如炭黑)采用颗粒化、造粒或湿法添加,减少干粉投料时的粉尘扩散;选用低挥发份橡胶原料,降低高温混炼时的烟气生成量。
设备密封优化:改进密炼机炼胶室、投料口、卸料口的密封结构(如采用双唇密封、气动密封),减少粉尘和烟气外溢;在观察口、检修门等部位增设防尘防烟盖板。
二、过程收集与捕捉
局部排风系统:在密炼机投料口、卸料口上方安装集气罩(如伞形罩、侧吸罩),通过风机产生负压,将粉尘和烟气及时抽走,避免扩散到车间环境。
密闭管道输送:收集的含尘烟气通过密闭管道输送至处理设备,管道设计需避免死角,防止粉尘沉积堵塞。
三、末端处理技术
粉尘处理:
采用布袋除尘器,利用滤袋过滤粉尘,对细颗粒粉尘(如炭黑)去除效率可达99%以上;
对于高浓度粉尘,可先经旋风分离器预处理,再进入布袋除尘器,降低滤袋负荷。
烟气处理:
低温等离子体技术:通过高能电子分解烟气中的VOCs和油烟,适合中低浓度烟气;
活性炭吸附:利用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吸附有机烟气,定期更换或再生活性炭;
燃烧法(如RTO蓄热式焚烧):对高浓度、高热值烟气,通过高温焚烧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CO₂和水,同时回收热量。
四、系统联动与管理
确保收集系统与密炼机运行联动(如设备启动时排风系统同步启动),保证实时捕捉;
定期清理除尘器滤袋、管道和吸附材料,维持处理效率;
车间整体通风换气,补充新鲜空气,降低残余污染物浓度。
通过以上组合措施,可有效控制密炼过程中的粉尘和烟气,满足环保要求并改善作业环境。